政策法规zhengcefagui
-
312022-12
十部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扩大制造业引资
商务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稳定和扩大制造业引资规模,着力解决制造业发展所需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支持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靠前的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通知》从四个方面推出12条举措。具体来看,在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方面,《通知》提出,拓宽招商引资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加大对国家级经开区的
-
302022-12
解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力重点产业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等具体举措。业内人士指出,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补短板、锻长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近几年受
-
282022-12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载于《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6日 09 版) 原标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意义,深化了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布局,为新时代新征程
-
122022-10
《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为便于理解《办法》,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一、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定位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
-
102022-10
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指向,即自主可控。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被列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如果从“链”的角度来诠释,现代产业体系是由“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链”等串联而成,产业链供应链是链接的核心。因此,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是产业链供应链具有自主可控能力,要从根本上增强我国产业体系的技术竞争优势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既切实
-
082022-10
拓宽先进制造业发展融资渠道 服务型制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迹象加重,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增强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能力将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运行。通过对比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分析了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融资面临亟需解决的三大体制性障碍,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当前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存在三大体制性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性强、产业融合度高,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等融资特征,对金融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面临资金需求多元性与融资渠道不匹配、资金需求长
-
302022-09
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所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部门,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生产要素发生明显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供应有所收缩、节能减排约束增强、数据要素应用不足等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制造业表现出要素投入不足和要素回报率相对较低的特征。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1要素供给特征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看,供给数量增长趋缓、质量提高。劳动力是各行业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得益于人口基数大
-
282022-09
避免“过早去工业化”,中国需壮大中高端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近年来,欧美等国强调“再工业化”,呼吁制造业回归母国或同盟国。“再工业化”背后是各国对经济安全的重视,也是对过去多年“去工业化”的调整。所谓“去工业化”,即随着人均GDP增长,在达到特定人均GDP水平时,制造业就业和增加值占比分别呈现倒U型,进入下降阶段。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转型,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一些国家逐渐开始“去工业化”。其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占比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比如,德国、韩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制造业持续稳定在较高
-
272022-09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更难以保证国家安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既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主创新,高度重视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科技、中国制造在世界创新版图和制造版图的发展方位、国际方位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从《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分析看,我国实
-
232022-09
五大数字化趋势推动制造业加速迈向工业 5.0 时代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数字化技术发展更智能、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制造业,已然成为全球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共识。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在面临新冠疫情与节能减排等多重压力之下,依旧克服了种种挑战、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国家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 31.4 万亿元,连续 12 年位居世界首位。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优势,2022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