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今天是: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dangjiandongtai

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09:35:57     所属分类:党建动态     阅读次数:1373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又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的重要密码,更是共产党人常抓不懈的终身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关系,提出了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等观点。新征程上,正确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性,并将两者统一起来,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改造世界,主张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超越环境决定人和人改变环境的对立,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而“在革命活动中”的无产阶级“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详细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得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论断,并将人类活动概括为“人改造自然”和“人改造人”两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看到“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阐述了人们通过革命实践和生产劳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观。

  在列宁看来,改造主观世界在推动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重大作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正如《怎么办》中所提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最终要落实到改造客观世界,在《再论党性与非党性》中,他指出,“我们维护党性是有原则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是为了使他们摆脱资产阶级的各种影响,是为了最最明确地进行阶级组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并密切注意使党性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见诸行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波诡云谲的历史博弈中胜出,就在于党始终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及时纠正了党内存在的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诠释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一关于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辩证关系的科学概括。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洞悉到“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明确“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并凝练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这一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机制。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人都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不断改造,研究新问题,接受新事物,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不断“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持续开展,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逻辑中继续推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协同改造。

  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双重改造”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必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常抓不懈的永恒命题、终身课题,唯此,才能掌握历史主动、勇立时代潮头。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既能解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又为我们提供了高瞻远瞩的“望远镜”、见微知著的“显微镜”、洞见本质的“透视镜”,从而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偏差失误,使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新时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要注重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转化为增强觉悟、提高本领、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是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既是推动伟大变革的实践主体,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主体,更是实践的价值评判主体,要深深扎根于亿万群众广泛而生动的社会实践之中,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要求,把准解决问题的内在脉搏,特别是注意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为找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切实使其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三是发扬斗争精神。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非轻轻松松的朝夕之举,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而斗争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既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概括和反映,也是实现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重要“黏合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唯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付小红,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