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今天是: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zhengcejiedu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11:14:07     所属分类:政策解读     阅读次数:1319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的制高点,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要求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应从加快创新驱动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引擎等方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以此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充分认识先进制造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先进制造业更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新生产组织方式,以提升制造业各环节和全过程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科技含量,生产高效能、高附加值、高品质、高增长产品和服务。从长远看,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必须充分认识先进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支撑作用。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主体。从产业体系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等。先进制造业作为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化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提供机械、化肥、资本、技术、数据及科研成果等物质技术基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决定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高效的产业配套能力基础上,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日益高级化和合理化,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机器人等产能产量正呈快速增长态势,产业优势逐步增强,先进制造业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正日益凸显。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支柱。从产业安全看,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左右,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关键材料、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诸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很多“卡脖子”问题久而未决。加之我国重点产业链受到打压,阻滞了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高端先进产业必须自主可控,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安全支撑,确保国家产业安全。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技术引擎。从技术创新看,历次工业革命均是科技变革推动的产业革命,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往往首先在制造业中得以实现,带来了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先进制造业是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的策源地,并不断催生新的科学技术、匹配新型劳动者、制造出新型生产工具和新的产业,通过制造过程的变革赋能经济社会各行业发展,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我国工业母机、关键软件、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等产业快速成长,先进制造业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引领和技术引擎。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仍然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

从外部形势看,我国先进制造业面临技术演进、要素变革、全球竞争格局调整等深刻影响。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带来要素禀赋之变。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渗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要素禀赋正在发生变化,具备丰富“数据”要素资源或者数字技术领先的国家有望重塑一批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优势产业,改写全球制造业生产模式和布局版图。二是大国博弈日益激烈带来产业安全之变。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打压不断升级,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产业政策,限制产业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带来深远影响。三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带来制造业格局之变。部分西方国家出台税收减免、补贴等产业政策,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势,推进先进制造业“回流”。一些新兴经济体加快承接中低端产业转移,在纺织服装、消费电子、汽车和零部件等产业方面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提升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双重夹击和诸多挑战。

从国内发展看,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部分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增长总体动力不足,高端产业发展对经济带动作用较为有限。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仅为15.7%,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2.7%,支撑增长的新动能不足。二是增长质量不高,企业效益不优。从总体看,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部分行业存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中美入围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效量基本相当,但我国制造业上榜企业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仅为美上榜企业的四分之一左右。三是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大。相比其他经济体,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减排时间短、减排量大的挑战。从整体看,我国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现状仍未根本改变,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较大。四是数字化转型仍需加快。从技术看,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在操作系统、工业软件、高端芯片、基础材料等领域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部分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从应用看,受限于理念、技术、管理、资本等约束,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比较滞后,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此外,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还需完善,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尚在建设,数字经济国际治理和规则的参与度有待提升。

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举新型工业化大旗,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深度有机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以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为根本,不断塑造先进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把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性基础研究中的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建设一批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发展基础原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完善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转化机制,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以维护产业安全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从产业链提升、供应链降本、区域产业协同三方面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及时跟踪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管制动向,深入研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断点,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聚焦区域发展特点,推动产业在东中西部有序转移,优化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格局。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物流体系,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以优越的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统筹传统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抢占制造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创新效率,切实发挥创新引领工业发展的效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以数实深度融合为着力点,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形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推广,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借助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数据资源,加快数据开发和利用,培育壮大“数据”相关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设计、金融科技、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服务型制造,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推动工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