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zhengcejiedu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我们必须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深邃思想,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要把以世界一流企业为代表的大企业作为坚强支撑,把以专精特新企业为引领的中小企业作为坚实基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细分领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的有力保障,是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微观基础的重要方法。随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多,带动作用增大,势必有效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抗风险的能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经济运行大幅波动时的压舱石。
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性、先进性、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保持并增强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下大力气提升制造业基础水平,不断补齐产业链短板。坚持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取向,加快高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以全面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动态监测和深入研究,提高防范脱钩断链能力,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战略支撑。
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基本特征。抓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探索5G、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积极稳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以数字化应用为契机,通过运营服务商与第三方机构搭建的平台,大力促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企业融合,更好释放平台网络的综合效益。
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助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千帆竞发”。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经验看,“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规模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保持其产业活力的关键。新征程上,我们应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升级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一是不断优化产业政策,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发挥规模效应和产业链“链主”优势,支持其牵头组建各创新主体密切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绘制链主供应链“地图”, 推动“用户场景企业”和“链主企业”双牵引,向中小企业开放品牌、需求、场景和应用,共享研发能力、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在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工艺开发等环节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协同攻关;二是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战略敏捷性优势和在细分领域方面的技术优势,厚植制造业竞争优势,以细分性与灵活性弥补龙头企业的发展短板,反哺链主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形成“分工合作、深耕细耘”的产业创新体系;三是发挥企业作为产业共性需求的“出题者”作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构建支撑融通创新的产业平台和场景,推动形成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构建全要素融通创新生态,催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化学反应”。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堵点,推动数据、资金、服务、人才等创新要素全面融通,构建融合、高效、开放和畅通的创新生态;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深化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提供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板;强化人才支撑,创设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训制度,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认定通道,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计划。
完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注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金活水”。一是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明确界定国内现有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职责,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纳入业务重点,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比重,创新融资模式和产品;二是建设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差异化产品创新,积极开发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专利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金融产品,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和风险管理技术;三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组建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公共机构性质、能覆盖所有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完善国家、省、市、县4级政策性再担保体系,构建损失补偿机制,推进银担分险机制。
完善全方位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促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雨后春笋”。不断完善财税支持、信贷扶持、融资渠道、创新研发、产业培育、数字赋能、人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开拓、质量品牌等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优先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提高政府采购份额;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品牌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等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