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xinwenzixun
小小的沙漏里,流动着晶莹剔透的白色颗粒。可别小看这些白色颗粒,这是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晓科技)自主研发的高分子吸附材料,用以实现分离纯化功能。
这家位于西安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是西安市百强民营企业、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是吸附分离材料与技术行业的国内行业龙头、国际知名企业。
如今,在陕西有越来越多像蓝晓科技这样的特色优势外向型民营企业,在多个新兴领域发展中带动技术革新,在全球竞争中大放异彩。
创新带来“新”高速
4月18日,在西安高新区蓝晓科技园内,一座拔地而起的大楼正在火热建设中。“这是我们新的研发大楼,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蓝晓科技副总经理于洋说。
作为典型的研发创新驱动型企业,蓝晓科技快速发展得益于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扎实的研发工作。公司拥有员工1100余人,仅研发团队就有300人,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公司年收入的6%,今年的研发投入将超1亿元。目前,企业拥有国内外专利40余项,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吸附分离材料,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为下游行业带来技术进步的同时,开创了一个个新的增量市场:果汁生产,头孢菌素分离纯化、拜耳母液提镓、盐湖卤水提锂,超纯水等。
同时,蓝晓科技攻克了行业芯片超纯水及核电树脂的关键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更是推动中国树脂技术进入全球顶级方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让蓝晓科技收获了多个行业首创,也彻底颠覆了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低质”“低价”的印象。
“目前,公司是国内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产能最大、品系齐全、应用领域最完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突破最活跃的制造商,也是行业内唯一的‘材料 设备’供应商。”于洋介绍。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将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大批科技型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出口额年增30%
在蓝晓科技远程调试中心,技术人员正盯着大屏幕和一排电脑,对客户项目进行系统集成装置调试。“目前,远程调试已成为公司常态化的调试方式。远程调试中心建成至今,已调试项目50余个,工程案值达数亿元。”蓝晓科技证券事务代表贾鼎洋说。
“公司出口额近年来一直保持30%的增长速度。”于洋介绍,“公司生产的吸附分离材料包括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出口市场覆盖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区域。”
从高端材料到设备,再到应用工艺技术、系统集成服务、项目运营管理,蓝晓科技近年来广泛开展国际市场技术输出,推动吸附分离材料产业参与国际化高端制造竞争。其中,公司率先提出的整套吸附分离技术服务的业务模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客户区域包括国内、土耳其和印度等地,覆盖食品、植物提取、盐湖卤水提锂等领域。
随着国际化业务的快速拓展,公司引进了多名国际知名企业的专家型人才,国际市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海外市场增速明显。
“我们见证了西安市与高新区这些年的高速发展。”蓝晓科技董事长高月静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蓝晓科技与西安在走向开放、国际化发展的节点上同频共振。”
依托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开发区以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各类开放平台,陕西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外向型产业、出口主导产品和骨干企业,隆基绿能等一批龙头民企“走出去”不断拓展市场空间,赢得更大发展机遇。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2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881.3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省进出口总额近40%。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2.7%,进口同比增长17.1%。今年前2月,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256.8亿元,同比增长8.3%,占比达40.4%。民营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陕西智造”走向国际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自2022年以来,公司在信贷政策方面获得了很大支持,授信额度大幅提升,资金成本进一步下降。”于洋说,“各级政府也推出许多专项补贴,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让蓝晓科技等民企感到更加振奋的是,日前我省出台《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打造“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创新发展、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等方面作出部署,积极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政策上解惑、帮扶上解渴,让民营企业家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惠企政策越来越实,发展环境越来越优,企业家们信心更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及时有力,给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于洋说。
“三个年”“四个经济”……陕西聚力推动营商环境突破,全力塑造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民营企业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鼓励更多‘陕西智造’开拓国际市场。”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虎表示,“我们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对外贸易、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以商招商,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我们将依托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进入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国际一流梯队。”展望未来,高月静信心满满。(记者:崔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