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dangjiandongtai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源头活水、宝贵富矿。
要挖掘历史资源。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交融”的文化资源体系。从良渚文化玉琮的“天圆地方”到二里头文化青铜爵的“礼器规制”,从甲骨文的“象形表意”到敦煌遗书的“多元互鉴”,物质文化遗产构成文明演进的具象载体;《尚书》的“民惟邦本”、《周易》的“革故鼎新”、《论语》的“和而不同”,思想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构成中国故事的“文化基因库”。要深入挖掘历史资源,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历史的客观存在升华为叙事的主体表达,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丰富的素材基础与坚实的文化支撑。要传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孕育出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党的精神谱系。传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就是要对其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等进行深入研究阐释,通过挖掘精神坐标中典型人物的故事,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支点,唤醒民众共同的红色记忆,助力构建起彰显中国精神、具备中国气派、蕴含中国力量的话语体系。文化传承要使“文化基因”获得新的表达载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借助现代科技、创新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活力。要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突破时空限制,创新表现形式,打造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化作品,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激发观众共鸣。
在秉持开放包容中讲好中国故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数字时代、网络时代,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要熔铸古今。在数千年文明进程中,中华文化始终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在价值取向、历史演变、文明观念的不同层面体现出包容性的特质。儒家“礼之用,和为贵”的交往智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升华为文明互鉴的实践;道家“知止不殆”的理念,为碳中和目标提供了东方智慧的哲学支撑。这些跨越时空的思想结晶,既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也在现代化浪潮中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融汇中西。讲好中国故事,需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吸收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文学创作领域,西方现代文学的叙事技巧、表现手法为我国作家带来新思路,让他们在保留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具国际视野的作品。艺术领域,中西融合催生新艺术形式与风格,如传统绘画吸收西方光影、透视技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种种创新实践,既非简单的拿来主义,亦非封闭的自我循环,而是在文明对话中催生新的文化形态,助力中国故事跨越文化差异。要构建话语体系。当前,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构建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话语体系,以融通中外的叙事逻辑打破传播困境。要打造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将“中国之道”“中国之治”“中国之美”转化为“世界之需”,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从中国表达到世界共鸣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从“讲述中国”到“理解中国”进而“认同中国”的传播跃迁。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要牢牢守住根本。守正,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既要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通过历史叙事呈现民族精神的连续性,又要紧扣时代脉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故事载体,让中国故事在多元文化激荡中保持文化主体性,使民族精神的血脉传承与当代价值追求形成有机统一,为增强文化认同、构筑共同精神家园提供不竭动力。要坚持主动创新。在守正基础上积极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随着传播逻辑、传播渠道等的深刻变革,迫切需要我们重构叙事体系,增强感染力、影响力。例如,在传播手段层面,可以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增强文化体验,通过算法推荐实现精准传播。在叙事策略层面,应突破传统说教模式,构建“小故事见大情怀”的微观体系。同时,注重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转换,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东方智慧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用共通的情感语言消解文化隔阂。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守正,确保文化创新始终沿着主航道前行;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实现创造性再生。唯有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才能让中国故事既保持历史厚重感,又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进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以中国的方式向世界展现真实、饱满、立体的中国形象。